30歲男解尿痛 慢性攝護腺炎上身
作者:謝廣益(彰化秀傳醫院主治醫師)
30歲的江先生(化名)一臉愁容進入診間,問他哪裡不舒服,他支支吾吾說:「那個…因為…」起初吞吞吐吐說不出,但他的手很自然地指向胯下,原來有難言之隱。
在慢慢引導之下,他終於說出症狀:「醫師,我解尿時好痛,尿完後下腹也不太舒服,常忍著不去上廁所,這情形已經2、3個月了,有去附近診所看醫師,說是攝護腺發炎,吃了抗生素,但症狀時好時壞。可是,攝護腺會出問題不都是老人嗎?」
在門診,診療過多位攝護腺炎的患者,他們都納悶:「為什麼我還這麼年輕,卻得了攝護腺疾病,那不是年紀大才會得到的嗎?」
不同於50歲以上中老年男性的攝護腺肥大,「慢性攝護腺炎」好發於30-50歲年輕男性,症狀為解尿疼痛,部位分布在恥骨、陰莖、陰囊、會陰、鼠蹊等部位,症狀伴隨有尿急尿頻、憋不住尿、晚上夜尿多、尿柱細、解不淨感,甚至勃起功能障礙、射精疼痛。
久坐循環不良 好發30-50歲
現代人精神壓力大、長時間久坐、骨盆血液循環障礙、射尿無力、小便不順暢,若因為膀胱餘尿導致細菌感染,有可能會造成攝護腺炎,而急性攝護腺炎甚至會血尿、發燒。
中醫治療攝護腺炎,開立處方前需鑑別診斷,急性期宜抗發炎,用藥考慮黃連、黃柏、銀花等,長期門診規律追蹤的患者以增強骨盆血液循環為主,服藥改善射尿能力與性功能,用藥宜服乾薑、人參等。但提醒民眾切勿因排尿問題濫服宣稱可利尿的草藥偏方,以免傷害腎功能。
經絡學中,肝經(肝只是經絡名稱,與肝臟、肝功能等無關)循行路線有一段為:「循股陰,入毛中,過陰器,抵小腹」,其循行路徑,兩腳對稱,分布於下肢的內側,小腿肌群、大腿內收肌群、腰薦關節、腹直肌等,與攝護腺炎疼痛位置相關聯。因此,民眾平時可以拉筋、按摩肝經的曲泉、蠡溝、中封、太衝等穴位,對泌尿系統有保健作用。
由於久坐久站會導致這些相關肌群的緊繃,建議工作姿勢無法改變者,如:需要長時間開車的人,應多運動,保持肌肉彈性,避免僵硬,而戒菸酒、排便順暢等,也都是醫者臨床衛教患者的重點。
來源:自由時報(2020.09.14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