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養生之道─預防疰夏
作者(文、圖):張尹人/中國附醫中醫部主治醫師
夏天的時候,您是否常常曾經有過這種經驗呢:全身莫名的不舒服、頭暈暈重重甚至頭痛、全身懶洋洋沒什麼力氣、心情煩躁不開心、容易流汗、食慾差不想吃東西、胸口悶喜歡深呼吸、午後容易有烘熱感等一系列症状,而其中最明顯的是疲倦無力和食慾差。這些症狀可能會讓您覺得很困擾,卻不曉得要找哪一科醫師看診治療,經過現代醫學檢查也都顯示正常,這就是中醫的特有疾病「疰夏」(疰,音同”住”)。
疰夏是中醫特有的病名,「疰」有轉注和留住的意思,明顯好發在夏季,又有一俗稱叫「苦夏」。疰夏算是一種季節性病症,夏天暑熱下逼、地濕上蒸,平常體質比較虛弱的人無法很快地適應這種悶熱潮濕的外在環境,皮膚的汗液發散不暢、人體的散熱功能無法很快將熱排出,濕熱會鬱在體內,影響脾胃運化水穀精微,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,而出現食慾變差、不想吃東西的症狀。脾氣虛清陽不升則頭暈頭沉重、懶洋洋沒有精神。從中醫天人合一的觀點來看,是人的身體無法迅速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所產生的病症;從現代醫學來看,則是屬於一種亞健康狀態,只要季節轉換成涼爽的秋天則不舒服的症狀就又消失了。
疰夏常見的症狀以腸胃道症狀及全身倦怠為主,腸胃道症狀包括食慾差不想吃東西(甚至變得消瘦)、上腹悶脹、噁心想吐、腹瀉拉肚子、解大便黏膩不淨等等;全身不適症狀包括全身莫名的不舒服、全身懶洋洋沒什麼力氣、胸口悶喜歡深呼吸、容易流汗、午後容易有烘熱感等等;其他症狀包括頭暈頭沉重甚至頭痛、心情煩躁不開心、口乾渴想喝水、嗜睡或是睡眠品質差容易醒過來等等。診斷疰夏前必須先排除感冒、腸胃炎、肝炎、懷孕的可能,並且現代醫學檢查無異常。
前面提到平常體質比較虛弱的人容易在夏天出現疰夏的症狀,故老人、小孩比較容易發生,女性相對於男性來說也較常出現這些症狀,其中有兩種體質的人比較容易患疰夏,一類是「氣陰兩虛」的人,另一類是「脾氣虛弱」的人。這兩種體質的人都對外界環境變動比較敏感,無法很快地適應夏季的悶熱潮濕。中醫認為外在環境的變動造成人體不適就屬於「外邪」,夏季常見的外邪有「暑邪」與「濕邪」。暑邪屬於陽邪,具有「升散」的特性─「升」是指它的致病特點,指暑邪最容易侵犯人體的頭面並擾亂心神,因此常常表現為心情煩躁不開心;「散」是指暑邪為盛夏的火氣,具有酷熱的特性,使得人體容易流汗以散熱,汗出多則容易傷津耗氣,故常常口乾渴想喝水。濕邪屬於陰邪,具有「重濁」的特性─沉重、重濁會阻礙體內氣機的運行,氣機的升降失常則氣機阻滯,氣機阻滯在不同部分則產生不同的症狀;氣機阻滯在消化道則食欲差吃不下、噁心想吐、上腹悶脹、腹瀉,氣機阻滯在體表四肢則出現手腳沉重、全身無力懶洋洋,氣機阻滯在胸口則胸悶喜歡深呼吸。簡而言之,疰夏的病機就是人體内在氣陰兩虛或是脾氣虛弱,感受外在暑濕之氣,產生濕熱的表現。
一般民眾出現這些症狀,可能會以為是”中暑”,而自行喝涼茶或是青草茶想消暑,反而會適得其反,過度寒涼會損傷脾胃功能,食慾更加不佳,症狀未改善反而人更疲倦無力,此時建議朝「益氣養陰、健運脾胃、清暑利濕」的方向治療,中藥常用生脈飲、清暑益氣湯、藿朴夏苓湯、藿香、佩蘭、砂仁、白荳蔻等等。針灸穴位常使用足三里穴、三陰交穴、合谷穴、太衝穴,足三里穴與三陰交穴可健運脾胃、幫助消化,合谷穴、太衝穴合稱做「四關穴」可疏通氣血、調暢全身氣機。筆者親妹於去年盛夏時出現疰夏症狀,全身莫名的不舒服、頭暈、頭痛明顯、噁心想吐、無力倦怠,症狀持續一天,幾乎無法上班工作,經西醫檢查無異常,返家後經筆者診斷為疰夏,經針灸合谷穴與太衝穴後,不適症狀立刻減少八成,再輔以他穴治療,症狀完全消失,此個案僅供參考。
有些民眾每次一到夏季就容易出現疰夏的症狀─食慾變差吃不下、疲倦無力懶洋洋─幾乎每年夏天都復發,建議在夏季來臨前就提早預防。體質為氣陰兩虛的人,平時可服用「生脈飲」益氣養陰,含有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等中藥;蔽院中醫部有研發「生脈益氣飲」藥液包,成份有西洋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甘草等中藥,具有益氣生津、強心潤肺之功效。體質為脾氣虛弱的人,平時可服用「四君子湯」,含有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中藥,具有益氣健脾養胃之功效;「四神湯」含有茯苓、淮山、芡實、蓮子等中藥,同時也是一道常見的藥膳食療,也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。
在中醫經典書籍《黃帝內經》《四氣調神大論》裡提到:『夏三月,此謂蕃秀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,無厭於日,使志無怒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』提醒我們夏季的養生原則─人應順應自然的天氣變化,作息時間應隨著白晝日光而調整,不要因為天氣高溫炎熱而容易急躁發怒,應保持著平心靜氣、樂觀向上的精神,就好像樹木一樣旺盛又堅實。另外,除了作息與情緒需要調整外,同時也建議民眾在盛夏酷暑時,應補充適當的水分,飲食宜清淡,不要吃太生冷或是太燥熱的食物,才能有個美好快樂的夏日時光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