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才能「便」的暢快
作者:張鈺鑫(台中全德中醫診所院長)
「張醫師,我肚子常常脹氣,5-6天都不解便,解出來的便便也不硬,怎麼辦呢?」
「醫生,我每天都有上大號,但總覺每次要上很久才解出一點點,還覺得排不乾淨,我是不是便祕啊?」
我有便祕嗎?
門診中常有人問道:「到底怎樣的大便的頻率才算正常呢?」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固定的答案;由於個體差異的關係,大號的次數從1天3次到1週3次都算在正常範圍內。一般便祕通常指大便祕結不通,排便週期延長,每週解便少於3次,或是糞便質地太硬而不易排出,或是雖有便意但欲解不能解、解便時間長以致於排便困難或有解不盡感。臨床上,便祕嚴重的患者幾乎要靠服用緩瀉藥才會有鬆散大便,更甚者連用了瀉劑或接受浣腸也只能解出一點點。 現代人飲食普遍太過精緻,且攝取肉類的比例偏高,而攝取富含纖維的蔬果比例變少,使腸內容物對腸壁的機械性刺激不足,腸道蠕動相對變差。再加上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增加,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狀態下,又缺少適量的運動,導致有排便問題的人也越來越多。除此之外,長期服用特定藥物的患者,也會因所服之藥影響了腸胃蠕動,使得消化功能變差而造成便祕,此類藥物有:鐵劑、鎮靜劑、麻醉止痛藥、含鋁的制酸劑、鈣制劑、抗膽鹼類藥物、抗癲癇藥物、精神科藥物與某些降血壓用藥物。至於老年人的習慣性便祕,則是因為本身氣血不足而導致排便無力,此時若一味的使用瀉劑,不僅通便的效果不佳,甚至還會增加重便祕的程度。 有便祕困擾的患者,通常會選擇忽視,而非積極尋求診治;有些患者會自行服用瀉藥,或自行浣腸,來換得一時的排便暢通,然而長期使用此類作法會因為常服瀉藥通便刺激腸壁,反而容易導致腸蠕動反應減低而影響腸胃功能,造成習慣性便祕。另外,值得留意的是,時下青年可能為了減肥而長期濫用瀉劑,但過度使用瀉劑除了會造成水份、電解質流失,更會造成低血鉀而導致肌肉無力,也會造成如腸粘膜發炎反應、腸表面萎縮等大腸結構性改變。中醫治療慢性便祕,並非一味地單用通瀉的方式,而是依照個人體質不同,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式。
如何改善便祕的困擾呢?
一、生活形態的調整
基本上,改變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是治療便祕最好、最安全的方式;假如調整生活形態並未改善便祕的情形,或是效果有限時,才進一步考慮使用藥物輔助治療。便祕者可遵循以下七點生活上的建議,來改善便祕的困擾:
1.食用高纖食品:纖維質除了可以形成糞便,還能夠使糞便軟化,因此多吃全榖類、水果及蔬菜,少吃精緻食品,可增加腸胃道的蠕動。
2.飲用足夠的開水:水分能保持糞便柔軟,使糞便能順利排出。
3.規律飲食:進食時間規律可以促進正常的排便功能。
4.規律運動:儘量每天運動15-30分鐘,因為適量而規律的運動,可增加腸胃道活動的協調性。平時可多走樓梯,或在久站、久坐的工作中,做半蹲運動鍛鍊腹肌,以促進腸胃蠕動。
5.適時如廁:就正常的生理機制而言,人通常在晨起與飯後會有較明顯的便意;若能有便意即去廁所排便,並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,排便時放輕鬆,將有助於排便順暢。
6.減輕壓力:壓力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而減緩腸胃蠕動,因此減少生活上的壓力、避免熬夜、保持心情愉快,將有助於順暢的排便。
7.飲食宜忌:宜食清淡滑潤之品,少食甘膩之品。種子類、含油脂多的食品,可幫助緩解老年人習慣性的便祕。
宜食:芝麻、胡桃、松子、杏仁、黑豆、決明子、香蕉、火龍果、桑椹、甘蔗、韭菜、菠菜、芹菜、洋蔥、蘿蔔、蕃薯、馬鈴薯、芋頭、蜂蜜、豬油。
忌食:油炸類食物、辣椒、茴香、蔥、補酒、補藥、羊肉、雞肉、麻辣鍋、麻油雞、漢堡、薯條及不易消化之物。
二、中醫內科藥物治療
中醫認為發生便祕的原因,是由於大腸傳導失常,導致大便祕結難行。依據患者不同的體質,便秘常會有寒、熱、虛、實之變化,不同年齡的人群,即有不同的體質特徵和病機特點,所以醫師所開的處方也會「因人而異」:老年人多虛秘,以氣虛、血虛為主,治療時常用補氣、養血、潤腸之法;成年人多實秘,因其工作壓力大、生活緊張焦慮,病機以氣機鬱滯為主,治療時用順氣導滯之法;而青少年的便祕則多因偏食、飲食失調,導致脾胃虛弱,治療上以調理脾胃為主。以下列出幾種中醫臨床上常見的便祕類型:
能不理會「便祕」的困擾嗎?
很多人時常對解便不暢快不以為意,但有時便祕可能是罹患大腸癌等惡性疾病的警訊,不可輕忽。如果便祕患者有下列狀況時,應儘速就醫診治:
1.體重忽然莫名的減輕;
2.近來不知為何突然開始便祕,若是老年人有此情況更要特別小心;
3.近來不知為何排便模式改變,例如糞便的形態變的細長;
4.改變飲食或是運動習慣之後,便祕還是持續7天以上;
5.便血或解黑便;
6.明顯的腹痛;
7.莫名的發燒;
8.噁心、嘔吐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