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慮是一種病嗎?
作者:張乃祐醫師 (全德中醫診所)
關鍵字:焦慮,焦慮症,種類
現代人由於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,常感壓力難以調適、舒緩,進而讓人產生焦慮、憂鬱等負面情緒,然而,焦慮真的是一種病嗎?
焦慮其實是一種保護罩
您能想像嗎?假設自己身在石器時代,每天都需要自行採野莓或獵捕動物以求溫飽,今天同樣背上行囊,出發前往您已經觀察一陣子的野兔巢穴,就在您找到一株隱蔽性不錯的灌木叢,興奮地瞄準一頭正在進食的藍灰色、毛茸茸的成年兔時,忽覺背脊一陣發涼,似乎有雙黃褐色的眼睛緊盯著自己不放,猛地回頭一看,一頭兇猛、強悍的獅子正朝您撲面而來,這時,掌管腦部情緒中樞的杏仁核把獅子認定為威脅後,您會感到焦慮,並且觸發腎上腺素釋放到全身上下,身體的系統在當下全都轉變成應戰模式,心跳開始加快、呼吸開始急促,瞳孔也會放大,好讓視野擴大,而周邊的視野相對縮小,只為了專注在眼前的獅子,為了確保有充分的氧氣供給到需要逃亡的肌肉所需,特定血管也會放大,所有引發興奮有關的神經在當下被關閉,焦慮演化成有益的情緒,讓您逃過一劫。
當焦慮開始影響生活,就成了焦慮症
隨著時代演進,焦慮的情緒在人類演化過程中持續被保留下來,因為它能保護我們遠離威脅,如今的我們,在擔憂其他事情時,會啟動一模一樣的機制,如同當初看到的那頭獅子,我們現在可能會擔心房貸、塞車,而身體的反應是完美的適應演化,會把能量送去大腿肌肉好讓您逃命,但對於繳稅或塞車,毫無抗爭之力或無處可逃,但身體也會有像看到獅子一樣的反應,所以當我們感到壓力時,一樣會心跳加快、肌肉緊繃、胃痛、感覺如坐針氈、口乾舌燥等。然而,雖然焦慮使我們產生許多不適,偶爾感到焦慮卻是生活的正常部分,但如果您經常對日常情況有強烈、過度和持續地擔憂、焦慮,而它卻與實際的危險不成比例,導致日常生活有明顯的困擾或損害時,這時焦慮就成為一種疾病 - 焦慮症(Anxiety disorder)。簡單來說,焦慮症患者的杏仁核會相當敏感,使他們總是處在極度焦慮的狀態,會把日常生活的狀況都當成威脅,進而啟動腎上腺素的連鎖反應,患有焦慮症的人,看到的世界大不相同,根據研究顯示,焦慮症患者會將模稜兩可的表情更可能認為是在生氣,並且常常走不出自己的感覺,這是大腦主司邏輯的部分 - 前額葉皮質 - 無法控制杏仁核,所以使焦慮的情緒持續累積的緣故。
焦慮症的種類
依據恐懼程度的歸類,我們可把焦慮症分成以下幾種:
災難恐懼:簡單來說,這類患者「深信會發生悲劇」,包括分離焦慮(Separation anxiety),亦即,過度恐懼離開摯愛;或是某些特定的恐懼症,例如:蜘蛛恐懼症(Arachnophobia)、公開演講恐懼症(Glossophobia)、懼蛇症(Ophidiophobia)。
恐懼評價:這是典型的社交焦慮症(Social anxiety),也是目前最普遍的焦慮症,這類患者會害怕被人觀察和評斷,因而對社交產生持續的恐懼感;另外,選擇性緘默症(Selective mutism)也屬於此類,亦即,在特定情況下無法開口說話,例如:5歲以前的孩子(發病年齡約2-4歲)如果會在家裡或特定的家人朋友周圍講話,但在學校或其他場合卻不講話,因而干擾到他的學校、工作或社交功能時,就有可能是選擇性緘默症。
害怕失去控制:這是恐慌症(Panic disorder)很重要的症狀 - 害怕(恐慌症導致的)失控,他們通常會對「可能威脅生命的事件」有災難性的思考,而且產生突然強烈的恐懼感,覺得厄運即將來臨,因而呼吸急促、心跳加速或心悸、胸痛、即將失去自制、甚至有瀕臨死亡的恐怖感,而這些感覺通常會在10分鐘內達到高峰,一般來說,青少年會集中在身體症狀的描述及對這些症狀的恐懼,例如:我好像心臟病發作、我覺得自己瘋了、我擔心自己會失去控制而發生不好的事。
對不確定會發生什麼事的恐懼:這部分包括了廣義的焦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)、強迫症(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, OCD),就是對衝動和想法過於執著。其實,每個人都會有怪異的想法,像是覺得這隻法國鬥牛犬很性感,然後又覺得這個想法很奇特,隨後又繼續生活,但強迫症傾向的人會:「我剛才那樣想好奇怪」,於是永遠走不出這個圈圈,所以看到一隻法國鬥牛犬,就會開始往遠離牠的街道行進;有的人則會恐懼自己會傷害父母、親人,所以可能會避開放刀子的抽屜、避免眼神接觸,要是眼神有接觸,就要握拳三次,因而變成更複雜的儀式,所以強迫症以「固定的儀式」聞名,像是重複去數物件、檢查門鎖、固定握拳幾次,這全都是來自於害怕若儀式做得不完整,就會發生不好的事。
Kommentare